動物
-
節選自影片中在天光明亮時間段行走的棕熊母子(佐藤教授提供) 棕熊的「摩擦背部」是什麼? 影片捕捉到的熊生態
June 29你知道棕熊的棲息數量是用什麽方法調查的嗎?記者於5月中旬跟隨酪農學園大學野生動物生態學的佐藤喜和教授參與其研究室長年進行的札幌市內棕熊棲息數量調查後,明白了該研究室如何巧妙地利用了熊的習性。
-
擊退棕熊用噴霧、轟鳴球…檢證對付棕熊對策商品的效果
June 23北海道迎來了開山的季節,為了遠足與採山菜而進山的機會也增加了。在此之下,本季對付棕熊對策商品的關注度尤為增高。效果究竟如何呢。記者向專家詢問了使用方法與丟棄方法。(北海道新聞社 報道中心 內山岳志)
-
霧多布岬出生的第9隻海獺
June 14瀕臨絕種的海獺繁殖地北海道東部釧路地區的霧多布岬(湯沸岬)沿岸在5月11日誕生了第九隻海獺寶寶,正茁壯成長。海獺寶寶躺睡在母親的肚子上,或吸著奶。在剛出生的海獺寶寶有一半以上會喪失生命的嚴酷大自然中,開始了一隻新海獺的故事。
-
4頭新品種的佐藤喙鯨於羅臼海域發現
May 27於北海道東部知床地區羅臼町,町內觀光船嚮導從漁船上拍攝到了2019年被認定為新品種的佐藤喙鯨。用相機以照片與影片形式拍攝到了4頭鯨魚浮上海面並再度潛入海中的姿態。
-
旭川旭山動物園「蝦夷棕熊館」開幕
May 22旭川市旭山動物園的夏季營業於4月29日開始,格外受來園遊客矚目的便是「蝦夷棕熊館」。時隔9年誕生的大型展覽設施,在再現了孕育棕熊的北海道自然環境的放養場,雌熊「Tonko」(估測23歲,體長165公分,體重140公斤)獨自生活於其中。Tonko遭遇了母熊被驅除,自身被帶到該動物園的經歷,棕熊在市區不斷頻繁出沒的現今,該設施作為重新思考棕熊與人類共生的課題而備受期待。
-
<神威大地 風景篇> 晨霧中的候鳥 美唄
May 10清晨,被春霧包覆的石狩平野。從橫跨空知地區美唄市與月形町的月形大橋越過石狩川眺望敏音知與神居尻山。
-
描繪與棕熊共生的畫卷在旭山動物園展示
April 29於4月29日開始在旭山動物園 (旭川市)營業的大型展覽設施「蝦夷棕熊館」內,展出了描繪棕熊與人們關係密切地生活著的知床模樣的畫卷。知床財團與居住在町內的繪本作家Akashinobuko女士參與了畫卷的製作,用筆觸溫柔的繪畫介紹了人與棕熊共存上的課題。
-
棕熊棲息地 逼近札幌住宅區
April 193月31日,在札幌市西區的三角山兩名正在進行棕熊生態調查的男性遭受了從冬眠洞穴中出來的熊所襲擊,二人分別在頭部與手臂受重傷。隨後經札幌市政府的調查發現,襲擊的棕熊正在哺育兩頭幼熊。該洞穴距離住宅區僅500公尺遠,是登山客也能輕易接近的地方。隨著熊數量的增加,熊棲息地逼近人類居住地的問題再次浮現,專家提出警告稱「有必要從根本上改變熊在深山冬眠的認知。」
-
旭山動物園‧豬「柚子」與「梅子」 擁有高智能 與飼養員比較智慧
April 15在旭山動物園內展示著兩隻於動物園而言「稀奇」的動物。牠們是「第2小孩牧場」裡所飼養的豬,名字為「柚子」與「梅子」。兩隻豬皆為4歲的母豬。仔細看這兩隻母豬會發現,牠們顛覆了一般對豬「不是在吃就是在睡」的印象。擁有高智慧,也有將放牧場的柵欄弄壞等淘氣的一面,負責豬的飼養員每天都過著與這兩隻豬「比較智慧」的生活。
-
知床,宣導禁止接近棕熊,從4月起罰款最高30萬日圓
April 10自然公園法修正法條從4月起實施,禁止於知床國立公園埋伏或接近棕熊的行為。接近與餵食野生動物的行為將處以最高30萬日圓罰款,當地期待此法將可抑止棕熊習慣人類以及防止人與棕熊的事故發生的效果。相關機構旨在告知大眾新的規定。